习近平离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访问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
学习贯彻三次全会精神在行动●“振兴路上谱新篇”|十八洞村的明白账

贵州丹寨县:“四增到户”精准脱贫模式观察

发布时间:2017-09-06  来源:中国公共新闻网  字体大小[ ]

  全民公众讯(吴会武 周重新 龚超)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亦在于精准。丹寨县委、县政府立足区域实际,在深入分析当地群众致贫原因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定向施策、靶向发力,创新探索实践了“能力增强到户、产业增效到户、资源增多到户、政策增进到户”的“四增到户”精准脱贫模式,极大地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县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对各地科学有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战略具有启示意义。

扬武镇洋浪村“我要脱贫”、“我要小康”誓师碑

  (一)、突破能力不足瓶颈,看“能力增强到户”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穷人。”摆脱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

  地处雷公山、月亮山麓的丹寨县,因境内多高山,云雾缭绕,人在云端,犹如人间仙境,素有“云上丹寨”之称。丹寨县是全省50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在丹寨县广大农村,曾经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这折射出了贫困户严重的“等、靠、要”思想。丹寨县为打破“越穷越受益”这种“养懒汉”的扶贫尴尬局面,紧紧抓住“扶贫先扶志、脱贫先去懒”这一关键着力点,大力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勤快是个宝,人勤春来早。人要是懒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谈起村子里的变化,扬武镇洋浪村村主任吴永林颇有发言权。

  走进洋浪村,村委会广场前的两块“明志石碑”格外引人注目,一块为“我要脱贫”石碑,一块为“我要小康”石碑,石碑上密密麻麻镌刻下了励志脱贫的农户名字。

  2015年9月,洋浪村自发召开“我要脱贫”誓师大会,全村96户贫困户签下请愿书,加入村级合作社,并立碑明志。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洋浪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村,树起了脱贫攻坚、发展致富的旗帜。邻近的干改、五一等村在洋浪村的带动下,主动与洋浪村抱团发展。2017年5月,3个村的456位村民齐聚一堂举行“我要小康”誓师大会,又立下了“我要小康”誓言石碑。

  从“我要脱贫”到“我要小康”,两块石碑生动讲述着当地脱贫攻坚的美丽故事。

  今年53岁的吴达超,曾经是洋浪村里的“懒汉”。他以前很爱喝酒,常常是喝一顿酒醉三天,不下田来不干活,一年到头除了填饱肚子,根本没有什么收入。现在,吴达超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种上了3亩生态冬瓜,年收入超过万元。

  洋浪村民杨正怀,原来也是村里出了名的“懒虫”。通过合作社上门多次动员,2016年种植莲花白3亩,收入2万余元,杨正怀尝到了勤劳致富的甜头。

  洋浪村民潘兴富,以前村里没有合作社,看不到市场前景,不敢种瓜果。现在,他依托村子里的合作社,也种上了4亩生态冬瓜,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种植大户杨正鹏,是洋浪村的种植能手。种冬瓜、种西瓜、养猪,一年下来,收入不下10万元。

  洋浪村的百姓脱贫故事,正是丹寨县脱贫攻坚“励志”与“扶智”结合的生动实践。丹寨县以开展“三转”(懒转勤、勤转能、能转富)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能力增强到户”,充分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离洋浪村不远的干改村,在返乡创业青年致富能手潘新林带动下,种上了100亩哈密瓜。干改村“第一书记”吴天将告诉记者,一亩可产瓜2250公斤,按广州、安徽客商每公斤10元的订单价来算,每亩至少收入2.25万元。村民龙小清夫妇在哈密瓜基地打理大棚瓜果,每月劳务收入达4000元。

  “让贫困群众立下脱贫志,这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招。”州政协副主席、丹寨县委书记袁尚勇说道。今年以来,丹寨县114个村8611户贫困户,全部参加了“我要脱贫、我要小康”誓师大会,贫困群众思发展、奔致富的干劲明显增强,形成了脱贫攻坚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如何实现“能力增强到户”?丹寨县因地制宜探索出了自己的路子。

  让贫困群众立下“脱贫志”。在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时,建立专门“懒汉”档案,为“懒汉”开出个性化“懒转勤”良方,由包村领导、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手挽手·一帮一”包保到人。干部们经常深入“懒汉”家中,与他们促膝交谈,增强发展意愿。村支两委通过村规民约建立奖勤罚懒机制,与相关惠民政策挂钩,对经贫困群众集体评出不支持村两委工作、不参与公益事业、不加入村级产业扶贫合作社生产经营的“懒汉”,暂停享受“三变”、产业扶贫合作社、集体经济等分红优惠政策资格。只要“懒汉”转变思想,就可以从项目、资金、政策给予支持,倒逼“懒汉”动起来、勤起来。吴达超曾被村里停了大半年的“惠民待遇”,直到今年1月,他种上了冬瓜,才恢复了他的低保、分红等“惠民待遇”。对此,他既感羞愧,更是心服口服。

  让贫困群众身怀“脱贫技”。该县面向全县114个村,组建了一支由46名农技专家、农业辅导员、农业创业者构成的专家团队,送种植、养殖技术进村入户。开展民族手工技艺培训传授,鼓励民族手工艺人建立家庭作坊,通过培训使更多群众掌握技艺,让他们在家里就能生产。整合培训资源,根据贫困户就业意愿、用工单位需求等,分类组织开展培训,送劳务技能到户到人。

  让贫困孩子摆脱“贫困链”。县委、县政府秉承“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好教育”理念,让贫困地区孩子接受良好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按照“职校建到园区去,车间搬到学校来,学生就近就业”的总体思路,办好丹寨县职业学校和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采取“设备进学校、课堂进企业,技师进校授课,学生进厂实习,企业用工名额进学校,学生毕业进厂就业,企业补助学生生活费”的“六进一补”模式,努力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贫困群众要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丹寨县的“能力增强到户”探索,正是对总书记嘱托的自觉践行。

龙泉镇马寨村冬瓜种植基地(黄晓海 摄)

  ﹙二﹚、突破产业弱小瓶颈,看“产业增效到户”

  8月19日清晨,在丹寨县龙泉镇马寨村的生态冬瓜产业扶贫基地,早已热火朝天。王阿东、王老南等10多名苗族妇女,正有序地把地里成熟的冬瓜采摘搬运到路边的卡车里。当天上午,马寨村将3万公斤冬瓜发往贵阳蔬菜批发市场。

  “趁太阳还没出来,做一上午活路,就可以赚得80块钱了嘛!”王阿东扛起一个半人高的冬瓜说道。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加上水土条件合适,该村1908亩耕地几乎全部发展蔬菜扶贫产业,产品有冬瓜、西瓜、小白菜等

  “这里冬瓜有200亩,平均亩产1万公斤左右,今年产值可达200万元以上,年终会把纯利润的30%分给贫困户。”马寨村村主任王林告诉记者,通过政府引导合作社、公司出技术闯市场保销路,老百姓只管干好活,产出好瓜果,实现产业脱贫的目的,这在该村有了良好开端。

  在丹寨县,像马寨村这样通过合作社带领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的还有很多。

  丹寨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扶贫办主任李白告诉记者,丹寨县现已建立县级扶贫开发合作总社1个、乡镇扶贫合作联社6个、村级产业合作社161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97个,鼓励贫困群众利用土地、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入股合作社发展,实现合作社对贫困户的全覆盖。这一利益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抱团发展的主力军作用,搭建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平台,解决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低等问题,实现由农户“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的转变。

  和马寨村村民不同,赵子军是从排调镇高峰村搬迁到县城附近的。没有土地、没有技术、没有资金,如何在新的居住地“稳得住”成了一个大问题。

  “好在移民局工作人员亲自到家里通知我,可以来丹寨县易地搬迁生猪养殖扶贫基地养猪赚钱,心头才松了口气。”在距离马寨村10公里的丹寨县绿宝种养科技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正在清理猪舍的赵子军。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养一批猪需要4个月,一头猪的代养费为230元钱。他从今年6月初开始养猪100头,到10月份就可以赚2.3万元。“这比去广东打工划算多了,而且不算辛苦,关键还能照顾家里。”赵子军开心地说道。

  为了破解贫困户缺乏资金技术、闯市场能力弱等发展产业面临的问题,丹寨县积极引导合作社、农户与企业合作,通过企业垫付产业基地建设资金,免费提供技术,由合作社组织社员投入劳力,采取订单种植、保底价收购的方式,为企业代建基地,减少企业建设产业基地和劳力成本,让农户搭上企业发展快车,实现互利双赢。

  据绿宝公司总经理王思风介绍,公司为移民户无偿提供仔猪、圈舍、饲料、兽药和技术服务,并承担养殖和市场风险,贫困户负责饲养育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生产链。目前,公司在全县6个乡镇实现全覆盖,今年可出栏猪1.2万头,带动贫困户200户增收;预计到2020年力争年出栏量5万头以上,带动贫困户1000余户。

  同样是丹寨县引进的优强企业,茅台生态农业公司可谓名声远扬。尤其是今年在热播剧《欢乐颂》中植入的“悠蜜品牌”利口酒,早已供不应求。“尽管现在每天产量5万瓶,我们也要等一个半月后才能发出货。”茅台生态农业公司拓展销售部经理徐佳强说,“这说明公司的产能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目前,该公司已在丹寨建成标准化蓝莓基地5000亩以及蓝莓深加工生产厂房。

  “我们已经在着手扩大基地,建设新的厂房,新的产品研制和品牌运作也在进一步推进。希望在9月份举办的第一届国际蓝莓大会上,丹寨乃至黔东南全州、贵州全省的蓝莓产品,能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徐佳强说。

  2015年,丹寨县引进茅台生态农业公司落户。2016年9月,茅台生态农业公司蓝莓深加工基地建成投产,年产6倍浓缩果汁1000吨,利口酒10000吨,产值达10亿元,带动全县蓝莓产业风生水起。“这个项目最大的好处在于茅台品牌,不愁销售渠道。”丹寨县老八寨村老支书宋井贵告诉记者,在确定引进茅台公司后,村支两委带领30多名党员主动带头流转土地、给老百姓做思想工作,在老八寨率先建立起500亩钵栽蓝莓基地,如今茅台这个品牌不仅让黔东南蓝莓出名了,也让丹寨村民得到了实惠。

  数据显示,仅2017年上半年,丹寨县扶贫产业已覆盖114个村8611户贫困户30138人,基本实现了“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

  如何实现“产业增效到户”?丹寨县找到了自己的路子。

  群众之所以贫困,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产业支撑或产业发展效率低下,导致收入渠道狭窄。丹寨县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关键,在“开拓市场、选准产业、创新组织模式、强化配套服务、用好资金”和“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上下功夫,以创新开展“三带”(品牌带产业,实现价值倍增;企业带基地,实现收益共享;合作社带贫困户,实现抱团发展)产业扶贫为载体,实现“产业增效到户”。一方面,围绕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做好产业文章;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优强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品牌价值,提升产业效益。把产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有机衔接,实现精准扶贫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确保产业增效到户。

  近年来,丹寨县通过加大对国内知名品牌、优强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利用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深厚影响力、雄厚市场竞争力,带动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相继引进了茅台集团、清华科技园、昌昊金煌中药材公司等知名企业,带动蓝莓、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直接带动贫困群众脱贫2000人以上。

  丹寨县的“产业增效到户”探索,实现了脱贫产业灿烂绽放,让贫困农户分享了产业增效的红利。

鸟瞰丹寨万达小镇(杨武魁 摄)

  (三)、突破资源有限瓶颈,看“资源增多到户”

  “打酱油的钱,能买醋吗?”“当然不能。”

  “一个扶贫项目,仅仅只有5000元,你相信不?这是真的吗?”“相信,这确实是真实的。”

  —— 这是丹寨县一年前在扶贫开发中遵循的“扶贫法则”和出现的“真实故事”。

  这样的“扶贫法则”和“真实故事”,从2016年开始出现了“大反转”,可谓“绝地逆袭”。

  2016年,在国家审计署的关心下,以省人民政府批准丹寨县统筹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开展脱贫攻坚改革试点为契机,丹寨县第一个率先在全国探索改革。该县按照“三统三不统”的原则,打破“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体制弊端,形成了“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新格局。

  这一试点工作,有效解决了财政资金使用“碎片化”、难已形成规模效益等问题,不仅极大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还有效防范了在项目资金争取、审批、验收、拨款等环节容易出现的“优亲厚友”“雁过拔毛”“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据丹寨县财政局局长熊兴荣介绍,自2016年开展此项工作至今年8月,全县已整合财政专项资金7.8亿元,整合资金涉及部门33个,整合项目795个,整合后实施的项目50个,比原渠道实施项目减少745个,同时撬动15亿元社会资金参与扶贫。整合后的项目,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村,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主导产业、金融扶贫、基础设施、培训就业和基金分红全覆盖。

  这就是丹寨县突破资源有限瓶颈、探索“资源增多到户”脱贫模式的一项生动实践。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短缺,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导致群众贫困的重要原因。

  为此,盘活脱贫攻坚的存量资源,扩大增量资源,使群众脱贫的资源增多,增强发展动力,是脱贫攻坚的基本着力点。丹寨县紧紧抓住机遇,瞄准致贫症结,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探索推出“资源增多到户”新举措,把资源精准配置到户,解决贫困群众发展资源不足的问题,增强发展后劲。

  如何实现“资源增多到户”?丹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集中人力资源,向贫困户聚力。丹寨县因才施用,充分用好国家审计署、省政府办公厅、省审计厅、贵州银行等帮扶单位,派驻挂职干部和省州驻村工作队力量,积极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对接协调项目。在县内干部使用上,按照“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的要求,层层压实责任。

  推出“一联四包”五位一体脱贫攻坚责任包干工作机制。将全县6个乡镇114个行政村划分成36个片区,实行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联系乡镇,并担任战区指挥长。全县2470名干部职工与9571户贫困户结成“手挽手、一帮一”对子,实行“一包三年,不脱贫不脱钩,同奖、同罚、共进退”,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此外,还建立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工作村级评、乡镇评、县级评“三评”机制;实行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派出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责同担、奖同享、惩同受“三同”机制,促使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工作真正沉得下去、作用发挥出来。着力抓实把村“两委”班子成员培育成产业大户,把产业大户培育成村“两委”班子成员,把产业大户、能人和知识青年培育成党员工作。建立村干部新的报酬机制,即从村干部基本报酬每月1800元不变、增加政府购买服务每人每年6000元和村集体经济净收益奖励15%三个方面,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整合财力资源,向贫困户聚集。以丹寨县统筹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开展脱贫攻坚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目前,这一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试点工作推进顺利,云南、山西、四川等地县市先后到丹寨观摩考察。

  借助外力资源,向贫困户聚合。丹寨用好用足万达集团、国家审计署、省政府办公厅、杭州市滨江区、贵州银行等帮扶力量。杭州市滨江区与丹寨县结成合作共建伙伴关系,重点在优势产业合作、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建。贵州银行无偿捐助3616万元,帮助丹寨提升教育、医疗卫生、扶贫产业等项目建设。

  尤为值得大书一笔的是,该县携手万达集团,在全国首创“企业包县、整县脱贫”社会扶贫新模式。万达集团跳出“输血式”,变单纯的“授鱼”扶贫为“授渔”扶贫,通过“教育、产业、基金”三措并举,注重长中短期结合、产业与教育结合、提高人均收入与整体脱贫相结合,全面开创性地推进帮扶工作。

  把教育扶贫作为长远的“脱贫产业”“朝阳产业”和“富民产业”来抓。万达集团斥资3亿元,在丹寨捐建贵州万达职业技术学院。从今年9月开始,每年将招生700名,每年择优录取50%毕业生到万达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目标,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目前,所开设的护理、财经、旅游三个专业已录取学生400多人。

  把旅游产业扶贫作为中期支撑脱贫的有力支柱。万达集团投入7亿元,帮助建设起一个极具丹寨特色的一站式苗族文化体验旅游小镇。万达小镇于7月2日正式开业,截至8月22日,50天时间旅游人数突破1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亿多元。

  万达集团帮扶丹寨协调办公室主任余世和告诉记者,目前,在万达小镇就业1247人,其中贫困人口143人;万达小镇共有339个商铺,其中210家商铺直接带动贫困户发展民族手工艺、民族美食、苗侗医药、农特产品等产业,占小镇全部商铺的61.9%;共有28家扶贫龙头企业和102个产业扶贫合作社入驻小镇。初步测算,小镇开业运营50天,通过就业岗位、销售扶贫合作社产品、带动贫困户产品销售等方式,直接带动全县贫困人口2859户11437人增收,占全县贫困人口的37.25%,户均增收1863元,预计全年户均增收1.5万元;通过对周边村寨旅游和全县服务业的拉动,间接带动贫困户1182户4729人实现增收,占全县贫困人口的15.4%,户均增收260元,预计全年户均增收2200元。

  把基金扶贫作为短期扶持的强力推手。从2016年开始,万达集团投入5亿元建立万达扶贫产业基金,将连续10年把每年基金收益的5000万元作为分红,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1224元,鳏寡孤独等特殊贫困人群每人2000元。

  丹寨的“资源增多到户”探索实践,有效盘活了资源,诠释了“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的精准脱贫要义。

丹寨县组织“百名农业专家”下基层服务“三农”活动(潘皇权 摄)

  (四)、突破政策梗阻瓶颈,看“政策增进到户”

  易地扶贫搬迁,是破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群众脱贫问题的不二选项。

  2012年以来,丹寨县精准识别搬迁对象,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5年已搬迁1.6万人,搬进县城人数接近全县总人口的10%。

  岑如州就是易地扶贫搬迁户之一。2014年8月23日以前,岑如州一家就住在坐落于雷公山深处的排调镇高峰村。

  “就是在这儿。”岑如州指着丹寨县易地扶贫搬迁分布图,寻找到一个偏远得几乎看不见的小圆点告诉记者,“以前去丹寨县城,要走5个小时的山路到镇里,再从镇里坐1个多小时大巴车才到县城。”

  曾经曲折的山路和行走的艰难,让我们惊叹。如今,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岑如州一家搬到了县城附近的高峰移民小区,步行或者花上一元钱乘坐公交车,不大一会儿就可以到县城中心了。

  “当时,时任州委书记李飞跃还去过我家嘞!”说到这里,岑如州很激动。他告诉记者,为了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落实的各项工作,州、县、镇、村各级干部都到过他们村寨。

  为了把政策宣讲到位,丹寨县组织全县干部参加脱贫攻坚惠民政策学习和闭卷测试,让干部吃透惠民政策,并及时向贫困群众发放政策明白卡、宣传册、口袋书等,把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到户。与此同时,针对少数民族众多的现状,丹寨县实施了扶贫广播“寨寨响”大喇叭工程,在全县乡村安装广播终端415套,覆盖所有行政村和自然寨,并使用“苗汉双语”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做到了“接地气”,提高了政策知晓率。

  2014年,高峰村快速响应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号召,整村搬迁到了县城。搬出来了,如何稳得住、能致富,这又是一个必须切实解决的问题。

  岑如州虽然年近花甲,但身体还算硬朗,尽管左眼残疾,平时在村里还能做点农活。怎样充分利用广阔的市场资源和移民后高峰村大量闲置的土地资源,同时让村里的残疾人也能在县城就业。岑如州多方考察,决定带头成立合作社,生产加工高峰村的“八月酸笋”和原生态辣椒制品等地域特色产品。

  2015年10月,岑如州等15名残疾人在移民小区成立了丹寨县宏峰残疾人食品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的创建,得到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协调生产场所,解决办公设备,提供资金扶持,协调贴息贷款、微企贷款50 余万元,在销售上帮合作社出谋划策,等等。

  目前,合作社有面积500亩辣椒种植基地、1500亩原生态金秋八月笋基地,年产酸笋8万余瓶、苗家鱼酱3万余瓶,年销售85万元。最关键的是,合作社安置了15名残疾人就业,带动贫困户22户,社员每年人均增收2万余元。

  更值得岑如州骄傲的是,尽管合作社成员都还不会电脑,但合作社的产品却已是京东自营自采产品,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开拓市场。“今年,我们合作社又引进了300亩板蓝根种植项目,产值将突破100万元。”岑如州对合作社的前景信心满怀。

  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丹寨县积极开展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搬迁群众就业能力;帮助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移民群众组建劳务公司和食品加工合作社等小微企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强化与对口帮扶城市杭州市滨江区的对接,输送移民搬迁群众异地就业;利用生态护林员、环卫工人、停车场管理人员等公益性岗位,安排部分搬迁群众就业。重点强化后续产业发展扶持,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生猪、食用菌、蓝莓、蔬菜等种植养殖产业基地,吸纳一批搬迁群众进入产业基地代养、代种、务工领薪,让搬迁群众快步过上好日子。

  赵子军和岑如州同是一个村的。他在丹寨县移民局的推荐下,到易地搬迁生猪养殖扶贫基地打工赚钱。从该县最偏远的雅灰乡移民出来的吴炳超,也在丹寨县农业局的支持下,在干河村有了自己的松茸种植基地,当上了“小老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如何让政策落实落地、实现“政策增进到户”?丹寨县除了在易地扶贫搬迁上下足了功夫,探索出一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好办法、好路子,还在教育扶贫政策、健康扶贫政策等落地惠民方面,作了有益有效实践。

  教育扶贫惠民生。该县精准推进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援助,对全县从学前到高中的9277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信息化动态管理,做到“应助尽助、精准资助”,不让任何一个贫困家庭子女因经济困难而失学。

  医疗保障惠群众。该县立足保障基本医疗,瞄准建档立卡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象,实施“四重医疗保障”和大病专项救治体系,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社会兜底应保尽保。该县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符合社会救助政策条件的鳏寡孤独群体和丧失劳动能力、重病、重残家庭,实施最低生活保障扶持。对遭遇突发事故、意外伤害、突发疾病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落实应急性、过渡性救助措施,筑牢返贫致贫防线。

  此外,丹寨县还创新推出“九不评、六优先”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估办法,精准确定扶贫对象。在精准把握贫困户“入口关”同时,着力推行党风廉政建设“森林管护区”制度和“五定五抓”巡察机制,确保政策和项目资金落实到位。

  这一系列政策的细化落实,正是丹寨县立足用好用足用活上级政策,达到具体化、程序化、精准化健全完善本级配套政策的具体举措。

  丹寨县探索的“政策增进到户”,解决了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不畅通、政策红利释放不充分等问题,实现了政策效应的叠加,切实把党的惠民政策转化为贫困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吴会武 周重新 王佳丽)(文字和照片均由贵州省丹寨县委宣传部提供)

丹寨县委县政府的宣传牌

  记者手记:记者通过深入乡村、基地、农户一线采访,目睹了大量生动鲜活的生产场景和一处处瓜果飘香的丰收景象,分享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脱贫攻坚故事和贫困群众增收的喜悦,见证了丹寨县“能力增强到户、产业增效到户、资源增多到户、政策增进到户”精准脱贫模式的成功探索。其做法、经验和启示,对于更多贫困地区的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都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值得大家点赞、学习和推广。同时,我们也希望正奋斗在脱贫攻坚各战场的人们,能够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出自己行之有效的新路子、新经验,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出实招、干实事、献实绩。

中国公共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