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目前能查到的最早记录,是出现在明代《增广贤文》中。其讲述的意思很简单:一枝单独开放的花朵不能代表春天的到来,只有百花竞艳才是人间春色。由此引申出的成语“百花齐放”,不仅和“百家争鸣”一起构成了长期以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也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待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开放包容的态度。
原标题:【学讲话 品典故】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在演讲中,习近平聚焦进博会“新时代,共享未来”的主题,阐明推动开放合作的中国方案,宣布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展现了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携手前行的胸怀与担当。在阐释各国应该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观点时,他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追求幸福生活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目前能查到的最早记录,是出现在明代《增广贤文》中。其讲述的意思很简单:一枝单独开放的花朵不能代表春天的到来,只有百花竞艳才是人间春色。由此引申出的成语“百花齐放”,不仅和“百家争鸣”一起构成了长期以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也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待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开放包容的态度。
此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博鳌亚洲论坛的演讲等多个场合,习近平总书记都曾引用过这句古语。经典的语句一再提及,其中蕴含的求同存异的态度、包容普惠的精神一直不变。从历史看,中国文化的特质就是“百家争鸣,和而不同”:就像中国文学告诉我们,可以魏紫姚黄、各有千秋;就像中国音乐告诉我们,可以八音克谐、琴瑟和谐;就像中国思想告诉我们,可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国与国之间斗则两败俱伤,和则相安久存。
从现实看,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但逆全球化趋势依然暗流涌动。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立?前进还是后退?人类社会面临新的重大抉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回顾历史、立足当今、放眼未来,都需要我们坚定开放合作信心,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拿出更大勇气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强调各国应该“坚持开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间”“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目的就是希望各国都积极推动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共同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本届进博会就是对此最好的证明:这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奏响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时代乐章,书写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中国故事。
从空中俯瞰,本届进博会会场恰似一枚银色的“四叶草”——扎根开放合作的沃壤,各国互利共赢的伟大事业正在蓬勃发展。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大旗,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中国传媒网摘编:亓淦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