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篇》)。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达者,如‘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之达。为人师者不仅需要自己立学立行,也要通过自己的能力、学识及明白的道理去引导和培养有学问的、懂道理的、有自立能力的人才。
这是我从教以来的奋斗目标,虽然总体收获颇丰,但总感觉在某些环节还不够成熟有待提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来新疆支教,遇见了我的室友超哥,这个问题才渐渐的开了窍。
他叫邵超,又叫邵泽涛,安徽蒙城人,80年出生,中共党员,省委党校法学硕士,中华文学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协会会员。曾先后获评蒙城好人、县优秀共产党员、县扶贫宣传优秀通讯员、亳州好人、县第十一届道德模范提名奖、新疆皮山县固玛镇小学优秀援疆教师等多个荣誉称号。现任县教育文联、网络作协主席、县脱贫攻坚宣传作家采访组组长、安徽援疆教师文学社社长,还是蒙城微公益的创始人。
日均行走两万步,深入抗疫第一线,用笔端、镜头记录着一个个动人的抗疫故事;创审稿件五千余,旨在宣传扶贫工作;筹捐善款30余万,开启了蒙城微公益新篇章.......一个蒙城同学发给我的一份人民网关于邵超的报道看的我激情澎湃,心生崇敬。如此良师益友在我身侧,我一定不能辜负幸运之神对我的眷顾。
一个能做事,也肯做事的人在哪里都会绽放光彩。虽然我们不在一个学校工作,可能是由于我视他为榜样后心理上不自觉的关注,经常能在群里看到关于他的报道。每次,我都看的很仔细,不放过一个细节,希望能对提升自己提供更多的启示。
2020年10月10日,安徽援疆文学社的成立,为爱好文学的援疆教师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不仅促进了教师的文学素养,助推语文教学的发展与提升,还带动了校园文化发展。,更是把文学社打造成一个促进受援地教育事业发展,以教育服务社会,促进当地和谐稳定,以文学的形式给新疆发声的平台。
2020年11月27日,安徽市场星报上刊登了一篇他学生写的《我的新老师》。从一段课堂剪影中我看到了他的细心、耐心和爱心以及学生心里收获的巨大信心与动力;2020年12月21日,在他组织下,固玛镇小学(南校区)安徽援疆教师集体为五年级学生穆凯戴斯举办了生日会,精心的组织、浓浓的关爱让全班学生在载歌载舞之中仿佛沐浴在温馨的冬日暖阳下。
除了作为一名高年级语文教师,他同时还担任固玛镇小学的党建办副主任、新疆皮山安徽实验学校党总支宣传部负责人、安徽援疆教师文学社社长等职务。
身为固玛镇小学的党建办副主任.......他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校教研工作扎实开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他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先后成立了语文、数学两个教研组,在他精心策划和组织下,固玛镇小学(南校区)语文、数学、美术、音乐公开课达10次之多,得到了校党支部书记李春红的高度赞扬。线上线下固玛镇小学(南校区)安徽援疆教师专题讲座8场,更是为固玛镇小学今后开展教科研工作提供了有效指导。
听一个与他共事的一个老乡讲,他作为党总支宣传部负责人和文学社社长,做的也是很有特色,自身能力不用多说,关键是做事时能身先士卒、讨论时能听得进不同建议、细节上一丝不苟。在他的亲自组织和安排下,简报组成员周红杰、杨正好编写出版的第一期《工作简报》无论从封面到内容,还是从立意到文笔、从字体到标点都体现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他还不断地将一些经验心得在群里分享,对办事人员的能力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教导、引导作用。一期简报从审稿到编审可以说是“百易其稿”,书法室几乎成了他们“挑灯夜战”的阵地,阜阳援疆老师康茜看到他们三人的辛苦,亲切地形容他们是简报编写“三剑客”。
看着一份份报道,我才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下班后基本上是待在房间了,他总是在拟计划、写稿、审稿;也明白了,为什么从开始的一起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变成了后来的他“不知所踪”,不了了之。
援疆的三个月,是我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三个月,也是我不断反省、不断升华的三个月。这样的室友给了我压力,但更多的是我学习的方向和动力。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欲罢不能。
(安徽援疆教师 赵鑫)
中国公共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