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讯(吴远胜)“巾帼不让须眉,纤纤玉手路为琴。一片爱心护公路,一身风尘岁月中。”这是甘孜乡城公路分局渔洼仲养护管理站站长泽仁拥色的真实写照。
2014年参加工作以来,泽仁拥色就与公路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在多年的公路养护工作中,她和同事们一道一把铁锹度春秋,一把扫帚写人生,把心血、汗水和青春都倾洒在所热爱的公路养护事业上。
爱上这一行,就要甘于奉献
省道460线从乡城县三叉路口到青德镇12公里的路程,路程虽短,但尽是沿途弯弯曲曲,风口多、砂质山体多,遇上恶劣天气,就得啃山石坠落、山体滑坡、交通事故等“硬骨头”。
从乡城县城出发,20分钟车程,笔者在省道460线豆改村路段见到了正在开展路面养护的泽仁拥色。
她身着橘黄色的外衣,和同事一道迎着呼呼山风,相互配合着修整路面,铲起排水沟里的坠石倒在路旁的坑洼处。
泽仁拥色告诉笔者,这只是她们日常养护的环节,为了保证路面的清洁,在日常养护中,除了及时维护路面的清洁、修补路面等外,清理路边排水沟的掉落的碎石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泽仁拥色说,管护的路段虽然只有12公里,每年的春季,经历了冬天的“洗礼”,山坡砂石松动,一下雨,整个路段落石时有发生,路段内排水沟也被冲刷下来的砂石堵塞,接到险情,吃不到饭是常有的事。
就在今年8月4日中午,天空雨下个不停,泽仁拥色和同事正围在一起吃中午饭,突然接到洞松新村村民打来的求助电话,告知附近发生山体落石,堆了大半边路面,若不及时清理,将造成交通拥挤。
接到险情后,她和同事立马放下没吃完的饭,带上工具急冲冲地赶往事发地点。
由于落石量太大,光靠人工清运,根本不够。于是,泽仁拥色在与同事们冒雨清理的同时,电话请求大型铲车机械前来支援。一个多小时后,堵在公路上的落石清理完毕。路通了,雨还在下,泽仁拥色顾不上湿透的身上沾满的泥土,又当起了临时交通劝导员,引导车辆、群众安全通行。
由于公路养护突发事请多,泽仁拥色和同事们以养路为业,管理站为家,为积极开展日常养护、路面病害整治、安全隐患排查等,她和同事常常要准备一天的伙食,中午就一起拿出来分享,在短暂的时间内,说着彼此开心的事情。
经历了多年来四季的更迭,泽仁拥色依然坚守在公路养护第一线,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只是默默演绎着一个平凡“养路人”的昨天、今天、明天,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热爱的公路养护事业。
有一种心境,舍小家为大家
“风雨雷电猛,排险冲前方。汗水洒路面,服务系心间。倾情养护路,家人泪告别。”桔黄色的衣服,遮盖了花季般的青春年华;强烈的紫外线,把皮肤晒得如古铜般黑亮;长年的辛苦劳作,使泽仁拥色原本白皙细嫩的双手变得粗糙,结满了老茧。
养路职业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工作条件十分的艰苦。清路障、保畅通、修路肩、灌裂缝、补坑槽、清边沟,作为一名女性,她要担负着有些普通男性也难以承受的繁重体力劳动,不管在哪里,脏活、累活都抢着干,从未输给过男同事。
2023年,泽仁拥色所在的养护站管辖的路段实施预防性养护(路面病害集中整治),她和同事们起早摸黑、全身心投入到预防性养护工作中。由于连日来的炎炎烈日炙烤,加之自己患了感冒,泽仁拥色有点体力不支,当同事们劝她休息一下时,她却说:“不要紧的,我把药带在身上在,一会吃个药就好了。”
“她对大伙很是关照,过节值班、雨天巡路,她都先上,让我们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泽仁拥色的同事对此深有感悟。
泽仁拥色爱路胜过爱自己的家。为了养好路,泽仁拥色不知放弃了多少个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和节假日,作为家庭主妇,她上有老,下有小,白天忙于工作,早晚接送孩子上下学,很多时候,接到紧急电话时是顾不上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平时还要负担家务活。尽管如此,她从来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同事们都说:“泽仁拥色真是个‘铁姑娘’”。
2021年11月的一天,正在上学的孩子突然发烧,当接到学校老师打来的电话说送孩子去医院看下,正在养护公路的泽仁拥色由于工作走不开,只能含泪打电话让父亲先送孩子去医院。电话那头是老父亲低泣的声音:“平常早晚你能见娃娃一面说是工作忙,现在孙儿都病了,你就不能请一会假上来看看。”“爸爸,这边实在走不开,辛苦爸爸了。”在挂断电话那刻,望着离县城不远的路,泽仁拥色擦了擦浸着眼角的泪水,继续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扎根公路养护事业9年,泽仁拥色养成了一种职业习惯,就是平时走路,只要看到路面有飞石、白色垃圾,总是会主动去清理。用她自己话来说就是:“作为公路人,我们一直践行‘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的公路人精神,我们的工作在养护路的一线上,我们把公路养护好了,看到我们养护的公路漂漂亮亮的,看到大家能平平安安出行,我们比吃了蜜糖还甜。”
朴实无华的话语中,悄然透露着泽仁拥色对公路养护的热爱和执着。在她和同事共同努力下,渔洼仲养护管理站2020年荣获分局级“先进工会小组”,2021年荣获分局级“十佳养护站”,2022年荣获分局级“先进工会小组”。泽仁拥色2022年也荣获乡城县“三八红旗手”。
中国公共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