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次全会部署·年中看进展 推动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指引
落实三次全会部署·年中看进展
北京持续完善监督体系 推动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锁楠
图为近日,北京市密云区水源保护监察办联合区纪委监委第八综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前往密云水库综合执法大队检查保水工作责任落实情况。闻嘉璇 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突出“两个维护”深化政治监督作出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党中央大政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加强政治监督。
今年以来,北京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严格贯彻落实全会要求,始终把焦点放在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的“国之大者”上,围绕持续优化提升首都功能主线,聚焦灾后恢复重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重点工作,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统筹监督力量,完善监督体系,做实做细政治监督,不断把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服务保障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效能。
“两个责任”同题共答,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廉洁高效
“重建的围栏结不结实,路灯装好了吗?”7月9日下午,门头沟区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室主任、区农业农村局灾后基础设施建设专班负责人,会同王平镇党委委员、王平镇纪委书记到该镇韭园村,围绕道路建设、防汛备汛工作开展监督检查。
去年北京“23·7”极端强降雨灾害中,门头沟、房山、昌平等地受灾。韭园村村民武洪英家的住宅位于村内主干道拐弯处的最前端,受洪水冲击后损毁严重。家里南房、门楼、房前道路全被冲毁,居住出行均存在较大困难。在门头沟区纪委监委和王平镇纪委的监督推动下,武洪英一家很快领到了生活过渡资金和建房资金,受损的房屋和门口的街坊路也修整一新。指着重建后的房屋,武洪英激动地告诉监督组工作人员,“看,我们现在的居住条件比以前还好。”
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纪检监察机关要负起监督责任。北京市纪委监委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监督的首要任务和推动完善监督“一盘棋”的根本遵循,以“两个维护”统揽政治监督,把发现问题、压实责任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统一起来,贯穿政治监督始终。围绕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北京市纪委监委出台监督方案,紧盯重点任务、关键点位,压实市级有关部门、受灾地区党委政府责任,细化分解任务,聚焦目标、狠抓落实,确保灾后恢复重建有力有序、廉洁高效。“聚焦灾后重建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监督检查室督促市水务局加快15座水库汛前修复,推进妙峰山镇岭角村供水设施建设;督促市规自委优化近60处受灾村民宅基地选址,跟进监督项目资金使用、规划审批等工作;上下贯通,与门头沟等地纪检监察机关开展联合督查以及蹲点式监督……”北京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我们将灾后恢复重建纳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严的作风为扎实做好防汛抢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6月,北京再次进入汛期。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跟进监督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推动动态整治546处防汛隐患点位,保障168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汛前如期完成。北京市委组建3个机动巡视组,对门头沟区、房山区、昌平区开展专项巡视。6月24日至7月5日,巡视组紧盯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围绕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现场巡视,发现并督促解决部分区推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不扎实、防汛工作仍有薄弱环节等问题,进一步补齐短板、堵塞漏洞,共同筑牢防汛救灾的“生命防线”。
“室组地”联动,同向发力护航北京绿水蓝天
“京城三杯水,两杯密云来”。作为北京最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保水护水一直是密云区的“首要政治责任”和“头等大事”。
密云区纪委监委立足“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紧盯密云水库一级区和水库上游各镇,以及白河、潮河、清水河、安达木河等水库上下游重点河道,加强对密云水库总氮治理、河长制落实、库区网格化管理等重点工作的监督检查;紧盯密云水库一级区及库北水源涵养地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以精准有力的监督推动供水工程按期完工,切实解决库区3.35万人的用水难题。
改造水源井、修建蓄水池、更新供水管网……密云水库一级区及库北水源涵养地农村供水工程是事关村民用水的民生实事,更是守护密云水库的环保大事。
“新建的蓄水池可以正常使用吗?改造后水源井的水质达标吗?”3月22日,密云区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联合驻区水务局纪检监察组、冯家峪镇纪委,再次到该镇项目工程点位,就供水工程专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开展实地检查。
工程建设以来,密云区纪委监委与职能部门联合强化监督力量,针对施工合同未签订、勘察设计及招标工作延期、用地审批手续不全及地上物腾退不及时等问题,约谈提醒主管领导、相关负责人等20余人次;就供水工程进度缓慢及建设停滞等问题,适时下发提醒函,监督保障供水工程按期完工。
密云区北庄镇营房村村民程炳来告诉记者,“改了水以后就比较方便了,24小时供水,没有断水的时候。”“我们吃水、洗菜、洗衣服都挺方便的。”太师屯镇黄土窝村村民高淑芳说。
作为密云区纪委监委运用“室组地”联动机制提升监督治理效能的成功探索,密云水库一级区及库北水源涵养地农村供水工程的顺利完工,是北京市纪检监察机关把政治监督融入日常监督,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的生动实践。目前,该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涉及的77个行政村已全部通水,既确保了村民用水需求,又防止了库区违规取水用水现象的发生,有效保障密云水库水源安全。
近日召开的京津冀三地纪委监委联席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审计署反馈的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71个问题加强整改监督,将生态环境等7方面协同发展情况列入2024年重点关注问题清单,进一步健全对跨地区跨部门重大战略的协同监督机制。
为推动打好碧水蓝天保卫战,北京市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会同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相关职能部门,就重型柴油车执法检查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查办密云区重型柴油车尾气检测案件,15名相关责任人被问责;扎实开展对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17个问题的追责问责工作,制发纪检监察建议16件;督促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建立监督台账,通过参加会议、听取业务汇报、查阅资料等形式,跟踪了解情况;聚焦绿色交易所、绿心森林公园等重点环境保护项目深入调研,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意见。
统筹基层监督力量,同频共振有力推进乡村振兴
日前,北京市通州区纪委监委公开发布了西集镇辛集村党支部原书记、村委会原主任王某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的处分通报。王某某严重侵害村集体利益,当地群众反映强烈。
通州区纪委监委上下联动,统筹相关室会同西集镇纪委开展片区协作。“机关业务室熟悉业务、属地纪委熟悉情况,我们发挥机关业务室和属地纪委各自的优势,在问题线索研判阶段即通过片区协作机制,全面分析镇域内涉及平原造林、景观林建设等类似问题的信访举报,精准确定核查方向。”通州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同时,通州区将辛集村纳入乡村振兴专项巡察重点,抽调骨干力量开展巡察。通过区镇两级纪委梳理具体问题、“室地”联合开展初核、巡察配合全面推动,查实王某某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财物以及涉嫌滥用职权、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并持续跟进督促西集镇协助辛集村村委会,通过民事诉讼方式追回因王某某违纪违法行为导致村集体损失的巨额土地使用费。
围绕统筹运用监督力量,北京市纪委监委指导各区结合实际,优化内设机构和编制,将人员力量向基层监督执纪执法倾斜;完善片区协作工作机制,按照地域相近、便于协作原则,将乡镇(街道)划分为若干片区,通过“1室+1区”等多种模式联动监督,每个片区由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整合相关纪检监察室、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人员力量,着力破解力量分散、熟人社会监督难等问题,形成系统合力,促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
北京市纪委监委深化运用委领导包案机制,共领办乡村振兴、惠民资金使用、扫黑除恶等基层治理类案件48件,立案53人,留置28人,为推动基层治理扫清障碍。从市级、区级、系统行业、市属国企四个层次,共确定重点整治项目90个,逐一建立完善问题、措施、成效“三张清单”,同时推动各区各部门根据地区、行业特点,做好“小切口”整治,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督促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村集体“三资”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北京市纪委监委推动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农村局开展集体合同、债务全面排查,选取15个村提级进行专项审计,加快北京市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指导市财政局做好涉农政策资金统筹管理,加强对农业农村重点政策落实情况、重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日常监督,推动加强内部控制,规范项目管理,确保资金落实到位。“我们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重中之重,推动办案与整治相贯通,已排查问题239个,立案172件,留置32人,处理处分150人,挽回经济损失1.56亿元,督促整改不规范合同5378份,推动54个存在财务公开问题的村完成整改。”北京市纪委监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在超大城市治理中推动破解基层监督力量和职责不对称问题,要用好抓区督乡带村工作机制,推动完善权责清单,优化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统筹用好监督力量。”北京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动完善监督体系,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全力以赴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同北京各部门、行业、领域实际紧密结合,为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公众信息网摘编:亓荃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