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聚焦损害营商环境作风和腐败问题 精准发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乔子轩 通讯员 黄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重庆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为抓手,紧盯损害营商环境的作风和腐败问题,深入一线开展监督检查,找痛点、解难点、疏堵点,形成发现问题、查办案件、促改促治、完善发展的全链条闭环监督机制,为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现在项目采购全程公开透明,比选公告、结果都会公开。资格性审查后,采购小组还会核查参选单位的关联性,我们不再担心有人围标串标了。”近日,重庆市江北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在港城工业园区走访中,一民营企业家如是说。
然而,此前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查处的江北国投公司工作人员林某某不正确履行职责问题中,江北区纪委监委发现该公司在项目采购中随意邀标,安排他人“陪标”,招投标流于形式。随后,该区纪委监委以点带面开展全区国企项目采购领域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大起底,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向全区下发廉情抄告,督促完善比选、评标等环节的实施办法,将整改成效纳入清廉国企建设考核内容。
重庆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强化监督保障,聚焦重大项目建设、护航企业发展等,纵深推进损害营商环境作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深入一线揪问题,从严查处强震慑,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提供保障。
靶向监督,深入一线摸排揪问题
“最近生产经营怎么样?”“有没有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前不久,重庆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下沉走访调研,在荣昌、彭水、铜梁、大渡口等地,与企业员工面对面交谈,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和实际困难。
“有的惠企政策申报材料较为繁琐,催生部分‘政策中介’,高额的服务费导致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大打折扣;有的窗口服务单位,工作人员作风不够扎实,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对大家反映的问题,工作人员一一记录在册。在这些“问题清单”后面,有的备注“现场交办”,有的用红笔标注“全面排查”等字样。
“全市民营企业多、涵盖领域广、反映问题门类多,需要坚持全市‘一盘棋’,集智攻关找准监督‘穴位’。”重庆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同志介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问卷调查、随机走访等方式,组织干部下沉一线摸排问题。有的到行政服务中心察访干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情况,有的与主责部门一起深入企业了解税收减免等政策落实情况,有的到社区“廉情驿站”收集意见建议,通过各种方式力争把问题找准、找全。
听民声聚民意,让企业“点题”,监督推动职能部门“答题”,是重庆市纪委监委监督优化营商环境的破题之举。
“政策落实不力、政务服务不佳、干部作风不正、司法行权不当……”问题浮出水面,监督方向随之明晰。今年4月,在调研和梳理发现问题基础上,重庆市纪委监委结合《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4—2027年)》,研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损害营商环境作风和腐败问题监督检查的通知》,部署了精准发现一批问题、推动落实一批惠企政策等“八个一批”专项行动,围绕企业发展中的堵点、落实政策打折扣、干预企业生产经营等突出问题,在全市开展营商环境监督检查。
“同步印发的,还有专项整治工作一览表。”重庆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同志介绍,为了确保相关问题整治到位,专项整治由市纪委监委统筹部署,指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一区县一清单、一行业一专项”要求,结合不同领域和地域特点,细化监督事项,明确监督方式、监督重点、解决问题、查处情况等具体要求,确保精准发力、靶向监督。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累计细化“政务失信”“拖欠账款”“行政执法”等事项70个,在一线摸排发现涉及经营主体的具体问题1441个,以精准监督助企安心发展。九龙坡区纪委监委以“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为切入口,通过“室组地”联合走访调研和线上问卷调查等方式,向497家市场主体调查了解情况,发现随意检查、重复检查、频繁检查、选择性检查、执法检查透明度不高等5大类问题。
重拳出击,加大查处力度强震慑
“只要开展爆破作业,就必须租赁他家公司的炸药仓库。”日前,丰都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复盘该县城市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建新损害营商环境案时,直指问题关键。
经查,王建新在担任丰都县公安局副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伙同他人以“干股”形式入股县内某爆破公司,在爆破作业项目使用的民爆物品储存、配送上设置限制性条件,帮助入股公司牟取经营利润,不到4年时间,就从中分得164万余元,严重扰乱行业秩序。最终,王建新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
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重庆市纪委监委把查办案件贯穿专项整治全过程,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震慑作用。一方面,建立健全涉企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移送机制,从信访举报、审计监督、政务督查等方面深挖问题线索,及时处理一批市场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问题;另一方面,聚焦执法司法、审批监管、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严肃查处吃拿卡要、暗箱操作、利益输送等侵害企业利益问题,坚决惩处甘于被“围猎”甚至主动“寻租”求“围猎”、污染亲清政商关系的行为。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损害营商环境作风和腐败问题330件,批评教育和处理436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5人。
“市民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刘涛在工程承揽、项目审批等方面为他人提供帮助并收受钱款问题,开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党委委员、就业和人才中心原主任李聪违规干预插手工程项目并收受、索要他人财物问题……”今年以来,重庆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4起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持续释放强大震慑效应。
在此基础上,该市纪委监委还注重将其中的警示教训、启示意义说清讲透。根据进一步加强损害营商环境作风和腐败问题监督检查工作部署,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查处的案件,督促案发单位结合处分决定宣布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针对查处的损害营商环境违纪违法问题,6月13日,云阳县召开警示教育会,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现场点名通报、剖析成因启示,4家案发单位“一把手”围绕案情、教训、原因、举措,深入开展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为全县党员干部敲响警钟。
严肃查办一批涉企案件、点名通报一批典型案例、深入开展一批警示教育,重庆市纪委监委既彻查营商环境问题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又以查处的身边案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在担当履职中推动惠民强企政策落地落实,让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成为常态。
系统施治,深化以案促改助发展
“监督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本在治理。”重庆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对发生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件的地区和部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时下发纪检监察建议,指导其深入排查制约营商环境的深层次问题,精准识别廉政风险点,促进监督、整改、治理有效贯通,推动个案查处向系统治理延伸。
在长寿港码头,一辆辆货运车辆装载着各式各样的货物穿梭来往。然而,此前长寿区少数交通运输执法人员“吃拿卡要”“收钱放行”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当地交通运输行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查处该区某治超检测站原站长周某案就是一个转机。周某曾负责对过站货车称重检测、卸载和登记移送等工作,由于深谙其中“生财之道”,他联合各班组治超员收受货车司机好处费,对超限车辆“放水”,直接或伙同他人非法收受钱财80余万元。
面对周某等人违纪违法行为造成的营商环境“梗阻”,该区纪委监委坚持系统施治,向区交通运输委发出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其以超限检测执法领域问题为着力点开展专项治理,深入整治吃拿卡要、执法“潜规则”等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系统排查出违规执法审批、妨碍企业公平竞争等风险点273个,推动完善监督制约制度16项,追赃挽损110余万元。
类似这样深化整改促发展的例子并非个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在损害营商环境作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中,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累计制发纪检监察建议(提醒函)41件,推动完善制度机制257项、解决涉企问题789个。
优化营商环境,不只是党政机关单打独斗,还需政企“双向奔赴”“同心同向”。重庆市纪检监察机关在强化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同时,推动各级党组织把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与推进清廉市场、清廉企业建设结合起来,从党建引廉、制度固廉、文化润廉等方面入手,推动健全企业廉洁风险全面排查和管理机制,打造一批清廉建设标杆单位和优秀实践案例,促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形成廉洁经营的市场环境。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岗位职责,与各级各部门同频共振,为企业发展注入“廉动力”。市发改委在政商关系、市场准入、招投标、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打出制度机制“组合拳”,推动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工商联以构建理想信念教育阵地体系、举办理想信念报告会等形式,引导民营企业守法经营、廉洁经营。奉节县建立“快帮快办”联系服务民营企业机制,形成问题收集、诉求解决、监督考评、责任落实的服务闭环,推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105件;涪陵区聚焦国企改革,推动投资、产权、财务等重点事项制度标准全覆盖,促进企业“清廉指数”转化为“发展指数”。
营商环境治理成效如何,企业最有发言权。渝中区纪委监委为清除束缚软信产业发展的“绊脚石”,监督推动有关部门深化准入准营登记便利化改革、精简行政审批流程,将20余个部门的33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窗综办”,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新落地的一家信息技术公司负责人表示,当地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干部办事效率高,服务暖心给力,对企业发展信心满满。
中国公众信息网摘编:亓荃鹏 |